历史的回音未停 —回望“有奖储蓄”

在大奖组风靡全国之前,彩票曾以不同的载体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有奖储蓄存单,许多如今年过花甲的人都曾听闻或接触过。那个时候,大家并没有彩票的概念,但有奖储蓄存单确确实实成为了建国后彩票的最初载体。

筹资工具的影子早有显现

如今说起刚建国时候的光景,除了“独立自主”的自豪之情,也少不了“百废待兴”的紧迫之感,为建设国家、集中社会资金,储蓄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办零存整取定期有奖储蓄活动,存期一年,按月摇奖兑奖,以10万整户为一开奖单位,以部分利息作为奖金,部分利息作为到期利息,以有奖储蓄存单作为凭证。那时的大街小巷,处处张贴着有奖储蓄的宣传画,广告语为:“参加有奖储蓄,对国家建设有贡献,对个人生活有帮助。”

这种“有奖储蓄存单”与传统票类似,也可看做是“预制票”,号码早就印在存单上,票面还印着发行方(通常是某地的某家银行或地方政府)、期号和金额。

那时,每到开奖的时候犹如过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的记者纷纷到场,围观群众更是人潮汹涌,有时还需要公安出动维持秩序。摇奖机就放在高台上,大家紧盯着出号、核对自己的存单。那个年代,民众收入普遍不高,又没有什么投资方式,把钱存进银行,不但有利息,而且可以碰碰运气,也许就有机会中得上千元的奖金,或是搬回那个凭票供应年代难买到的奖品,因此有奖储蓄在当时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在那个通讯手段单一的年代,银行员工有时直接走街串巷宣传有奖储蓄的意义和好处,向民众细心讲解储蓄章程与办法;或是组织流动服务小组深入政府企业、居民住家,实行连带上班制(指根据顾客流动规律、在营业时间内员工分多次交叉上班的一种形式),方便储户存款和领奖;降低存款起点,推出小额贴花有奖储蓄存折,储户每月花一元或几元就可以买到一枚贴花凭证,粘贴在存折上,攒到一定的时间就可参与摇奖,颇受储户欢迎。

随着各地不断推出有奖储蓄吸引储户,有奖储蓄的形式也花样翻新,例如,南京工行1988年8月份开办的“彩电黄金首饰有奖有息定期储蓄(第一期)”中奖率高达65.62%。各类有奖储蓄已从部分有息或无息,发展到保息有奖、全息有奖。例如南京市农行1988年12月推出的“定期定额保息奖票储蓄”,江苏省“89年新春全息彩电奖售定期储蓄”,利息都不受影响,且随国家利率调整而调整。有奖储蓄在建国后吸储工作中发挥了阶段性的作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如今,彩票作为国家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筹资工具的作用,原来早有迹可循。

196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称,有奖储蓄含有物质刺激作用,易助长人们侥幸心理,与党的精神不符,因此“年内一律停办”。有奖储蓄戛然而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有奖储蓄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1981年,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分别推出了面额为5元、1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存单》。

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事物有两面性,尤其有奖储蓄涉及全国各地,又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各地银行机构自主发行,奖项设计、管理办法、人员的执行力都有差异,这也从客观上使得各方对有奖储蓄产生争议,反对派、赞成派和改良派各持观点。

那时主流的反对意见首先是直指赞成派的根基:吸储。认为有奖储蓄不能起到有效地组织资金的作用,早期参加有奖储蓄得不到可靠的利息收入,主要吸引力还是中奖,但中奖者毕竟少之又少,不中奖的挫败感让许多储户对有奖储蓄的兴趣日益淡薄。此外,储户参加有奖储蓄的钱大多是从活期储蓄账户转过来的,相当于“储蓄搬家”,银行吸储的总金额并没有增加。当时天津市银行为了使有奖储蓄有所增长,曾举办过实物有奖储蓄,把最受群众欢迎的飞鸽牌自行车和熊猫牌收音机都停止市场供应,而作为有奖储蓄的奖品,结果开奖后奖品归属尘埃落定,有奖储蓄就大量被储户提取出来投入活期储蓄,此消彼长,做了无用功。

争议的其次在于有奖储蓄使得银行间的竞争走向不良的趋向。有奖储蓄从无息到全息的设奖过程也意味着银行成本的增加,储户的“储蓄搬家”现象扩大到了银行之间,储蓄在银行间转来转去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只是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有奖储蓄如火如荼的时候,同一地方的银行间竞争加剧,本应比拼安全和服务的银行,开始想各种设奖方案或是用什么实物奖品,而且开奖的频率加快,周期缩短。例如,南京市工行开办的“隔月有奖”储蓄,每年开奖6次;南京市农行营业部开办的“周周乐”有奖储蓄则每周开奖一次,一年开奖52次。渐渐的,竞争开始“走偏”。

除了银行为全息有奖储蓄额外支出的资金,还有银行工作人员办理有奖储蓄占用工时带来的劳动报酬支出、公安执勤人员和公证处人员的补助费、组织开奖的费用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举办有奖储蓄需要印制存单和宣传品,购买奖品,进行开奖,另外还要承担奖品运输、保管过程中及物价因素带来的损失,这些都增加了银行的成本开支。

此外,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有限,这就给伪造奖券者留有“余地”,再加上很长一段时期,有奖储蓄存单不记名、不挂失,也造成了兑奖的一些混乱。而每到兑付期,储户集中兑付,也让银行苦不堪言,压力山大。银行的压力还远不止这些,要是遇到一期有奖储蓄开奖前利率上调,还要补付储户利息差。有的银行为减轻工作负担,想出了再开一次补付利率差额奖的办法,这样银行只要对少数中奖者给付奖金而不必对每张存单都补付利息差。

退出历史舞台

198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物价暴涨的一年,那一年全国的物价水平涨了20%以上,商场里的商品全部被抢光,想买个双喜牌压力锅还要出示结婚证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奖储蓄在80年代多是以实物设奖的深层原因。

那时的有奖储蓄宣传单上,只要印上彩电、冰箱、飞鸽自行车,那就注定这次开奖势必人山人海。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市分行1985年度集体有奖储蓄宣传资料,把市面上甚为抢手的彩电列为头奖,并在海报末尾注明:“感谢上海无线电四厂、苏州电视机厂为我市集体储蓄提供彩电作为头奖奖品”。

和如今多渠道直播开奖现场类似,那时的有奖储蓄开奖活动也是有电视实况转播的,火热时收视率堪比春晚,这又让人不得不想起传统票的开奖。奖品设置也赶潮流,国内游也出现在奖品清单上。奖品等级不断提升,例如,南京银行、建行开办的集体户零存整取有奖储蓄,特等奖就是两室一厅住房一套,或现金三万元。

这样的二次火爆也使有奖储蓄的弊端进一步显现,有的有奖储蓄在一个县或一个市的范围内统一进行,难免会出现层层分配任务的做法,有的企业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好把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存单挂在集体账户上,看起来当地储蓄余额上去了,实质却是拿了银行贷款买了银行有奖储蓄,既扩大了信贷规模,又搞了储蓄的假象。

而在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广为人知,国家进行治理整顿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而这一时期,国家大力发展储蓄的目的之一就是延期消费、压缩社会总需求。定期储蓄都是到期后支付利息,有奖储蓄属于定期储蓄,采用先付息的办法,这与其他定期储蓄相比,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消费基金,无疑与当时的发展要求相悖。再加上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有奖储蓄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立即停办有奖储蓄的通知》,继1960年之后,再一次叫停了有奖储蓄。

一张小小的有奖储蓄存单,让我们窥见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在艰难中前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商品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唯一不变的是大家对以小投入获得中大奖机会的这份幸运的期盼,仿佛历史的回音,如此的熟悉。


(作者:路畅)